土壤污染与防治实验

发布者:祁华发布时间:2018-04-18浏览次数:726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

土壤污染与防治实验

Experiments of Soi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Remediation

课程代码

课程属性

专业知识

课时/学分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实践学时

16/0.5

责任教师

樊玉清

课外学时

一、 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土壤污染与防治是环境问题出现以后在土壤学和环境科学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它起源于土壤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作为环境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学生的知识构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土壤学实验是基于环境土壤学学习与研究的需要,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生在掌握最为基础的实验理论与技能的基础上,结合土壤环境污染现状进行课程学习与实践。

2.设计思路:

依据理论课的内容顺序,先检测土壤理化性质以了解土壤肥力状况;再检测土壤无机及有机污染物;最后用固化技术修复。

实验1 土壤酸碱度的测定

1)土壤pH值的测定(2)土壤潜性酸的测定(3)土壤水解酸的测定

实验2. 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测定

实验3 土壤中CuPbZnCrCdNi测定

实验4 土壤中PAHs测定

实验5 固化技术修复污染土壤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环境土壤学》,《土壤污染与防治》理论课相关知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实践课。《土壤污染与防治实验》涉及到这四门课的相关知识,只有在了解了前面四门课程的基础上,《土壤污染与防治实验》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该实践教学体系,系统地引导和锻炼学生在大型分析仪器应用、环境样品中污染检测方法、数据处理分析能力等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检测土壤污染物及理化性质的能力。适应相关行业用人单位对具有环境污染物检测能力的技术人才和应用大型分析仪器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人员的需求。

1)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掌握气质联用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大型分析仪器的使用以及数据的处理及分析能力。

2)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环境样品的前处理技术及环境样品中污染检测方法

3)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从而具备一定的专业沟通能力。

三、学习要求

分组学习,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待检测物质的理化性质,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课后撰写实验报告,认真回答问题。具体要求: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保质保量完成实验。

23-5人小组为单位,对实验室数据认真处理并解释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3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并讨论完成课下作业。撰写一篇实验的体会,同时对老师的授课情况给予评价并提出意见或建议。

四、教学内容

内容顺序

主题

课时

讲授内容

实验一

土壤酸碱度的测定

3

1.土壤pH值的测定

2.土壤潜性酸的测定

3.土壤水解酸的测定

实验二

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测定

2

测定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意义及其对土壤肥力的指征

实验三

土壤中无机污染测定

4

1. 样品前处理技术

2. CuPbZnCrCdNiAAS测试技术

实验四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测定

3

1. 样品前处理技术

2.PAHsGC-MS测定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五

固化技术修复污染土壤

4

处理固化技术修复污染土壤的技术原理及技术方法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 鲍士旦.土壤分析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 李学垣.土壤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黄昌勇.土壤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E.其他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比例%

课前预习

10%

课堂表现(实验操作技能、数据准确性、课堂纪律等)

50%

实验报告

40%

总计

100%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