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海洋学

发布者:祁华发布时间:2018-04-17浏览次数:533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

环境海洋学

Environmental Oceanography

课程代码

074502101203

课程属性

学科基础

课时/学分

64/4

课程性质

必修

实践学时

0

责任教师

高会旺、史洁、石金辉、李正炎

课外学时

0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环境海洋学》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认识海洋环境的入门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环境科学、海洋地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态学、海洋管理等领域。课程是突出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海洋特色的标识性导航性课程。

2.设计思路:

课程在绪论章节首先讲授环境科学、海洋科学以及环境海洋学的基本概念,理清学科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六章的内容讲授环境海洋学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海洋环境地学从宏观上讲授全球海洋分布、自然特征等,让学生了解我国区域海洋的地理、地质特征,认识深海大洋的结构特点,了解海洋资源、海洋灾害的概念及分布特征等;海洋物理环境主要讲授海水的主要物理性质(物理因子的分布规律及海水主要运动形式)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海洋环境化学主要讲授海水化学组成和性质,海水中营养盐、微量元素、辐射活性气体等的来源、分布和迁移转化规律,以及各界面过程的环境化学效应;海洋环境生态学主要讲授海洋生物的主要类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和次级生产及能量流动过程,海洋生态保护及修复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主要讲授海洋中物理、生物、化学、地质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海洋环境管理主要讲授我国海洋环境管理面临的挑战、基本任务和现行海洋管理的主要制度。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后续课程:《物理海洋学》、《空气污染气象学》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熟悉海洋环境地学与资源、海水特殊的物理性质和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规律和机制。认识海水主要化学和海洋生物过程及其开发应用,海洋生物及化学资源的环境效应;了解海洋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化学行为, 即污染物质在海洋环境中迁移、转化及归宿等规律,研究由污染物质所引起的海洋环境质量的变化。了解海洋生物的主要类群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海洋中的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过程,熟悉海洋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过程。从动力学角度出发,了解海洋中物理、生物、化学、地质的相互作用过程。了解海洋管理的有关知识。要求对环境海洋学的知识体系有系统了解,为以后环境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

三、学习要求

为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学生需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

课前,学生按教学计划完成相应章节的预习。课中,学生认真听课,力争即时理解重点知识内容,积极参与课堂小组讨论。课下,及时完成和上交课后作业,小组成员加强交流合作,利用互联网和图书资料主查询有关知识,按时及时完成小组专题讲座。

四、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教材:

李凤岐、高会旺主编,《环境海洋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2、其他学习资源:

冯士笮、李凤岐、李少箐主编,《海洋科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月第1版.

Beer T.著,陈廷剑、郑全安、刘占英译,《环境海洋学》. 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2.

五、进度安排

序号

专题

或主题

计划课时

主要内容概述

实验实践

内容

或课外练习等

1

绪论

2

环境科学、海洋科学、以及环境海洋学等学科基本概念,以及学科间的联系。

2

海洋环境地学

8

从宏观上认识全球海洋分布、自然特征及其资源与环境、地质灾害等。

3

海洋物理环境

20

海水的主要物理性质,海水运动概述,大洋与我国近海环流等

4

海洋环境化学

16

海洋环境化学要素,海洋界面过程的环境化学效应,海洋生态化学与污染控制技术等。

5

海洋环境生态学

12

海洋生物主要类型及其与海洋环境的相互关系,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海洋生态保护及生态修复相关理论技术。

6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

4

海洋环境耦合过程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基本研究方法。

7

海洋环境管理

2

我国海洋环境管理面临的挑战、基本任务以及现行海洋管理的主要制度。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A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比例%

1.课下作业、课堂讨论及平常表现

30

2.平时测验成绩

0

3.期末考试成绩

70

总计

100

附:作业和平时表现评分标准

1)作业的评分标准

作业的评分标准

得分

1.严格按照作业要求并及时完成,基本概念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案正确、合理,能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

90-100

2.基本按照作业要求并及时完成,基本概念基本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案基本正确、基本合理。

70-80

3.不能按照作业要求,未及时完成,基本概念不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案基本不正确、基本不合理。

40-60

4.不能按照作业要求,未及时完成,基本概念不清晰,不能制定正确和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案。

0-30

2)课堂讨论及平时表现评分标准

课堂讨论、平常表现评分标准

得分

1.资料的查阅、知识熟练运用,积极参与讨论、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90-100

2.基本做到资料的查阅、知识的运用,能参与讨论、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与其他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70-80

3.做到一些资料的查阅和知识的运用,参与讨论一般、不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态度一般。

40-60

4.不能做到资料的查阅和知识的运用,不积极参与讨论,不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0-30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