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学

发布者:祁华发布时间:2018-04-17浏览次数:3176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

海洋生物学

Marine Biology

课程代码

074503101248

课程属性

专业知识

课时/学分

48/3

课程性质

必修

实践学时

0

责任教师

陈洪举、刘光兴、李爱峰

课外学时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 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生命有机体的起源、分布、形态结构、进化与演替特征、生命过程及其规律,并探索海洋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海洋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科学。本课程主要介绍海洋生物的形态学、分类学、生理功能、习性和分布、生殖与发育、资源开发与合理持续利用、各生物类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使学生对海洋生物类群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2.设计思路:

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海洋生物学》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海洋生物的形态学、分类学、习性、分布以及各生态类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教学思路如下:1)介绍海洋生物学的概念和特点、海洋生物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2)简述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的关系及海洋生物对海洋环境条件的适应;3)讲述海洋生物的分类与特征,主要介绍原核生物、原生生物、海洋真菌、海洋植物、海洋无脊椎动物、半索动物、脊索动物(包括海洋鱼类、海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4)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基础生态学等;并行课程:环境海洋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态毒理学;后置课程:海洋生物学实验、生物海洋学。

本课程与上述课程构成了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物与化学方向有关海洋生物与生态的课程群,内容和要求各有侧重、联系密切。

二、课程目标

《海洋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海洋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海洋生物形态学、分类学、生理功能、习性和分布、资源开发与合理持续利用、各生态类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各生态类群的研究方法等,使学生对海洋生物类群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为今后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学习要求

教学过程包括课堂授课与讨论、课外作业等形式,要求学生做到课前提前预习教材相关章节、课后完成课下作业;教学过程中,重点内容会组织小组讨论,由学生分组针对特定的科学问题做调研,并以PPT的形式课上报告,交流讨论。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随堂练习、讨论、小组作业展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作业。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的许可。

3)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文献和背景资料阅读等作业,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参考教材:

李太武主编. 海洋生物学. 海洋出版社,2013.

主要参考书:

郑重,李少菁,许振祖. 1984. 海洋浮游生物学. 北京:海洋出版社.

杨德渐, 孙世春. 1999. 海洋无脊椎动物学. 青岛,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钱树本刘东艳孙军,2005. 海藻学.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陈大刚,1995. 渔业资源生物学. 北京, 农业出版社.

沈国英,黄凌风,郭丰,施并章. 海洋生态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0.

林光恒、林和平、李永祺译,J.W. Nybakken 主编. 海洋生物学,海洋出版社, 1991.

张志南,周红等译,C. M. 莱莉,T. R. 帕森斯著. 生物海洋学导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五、进度安排

序号

专题

或主题

计划课时

主要内容概述

实验实践内容

或课外练习等

1

绪论

海洋生物学定义与研究范畴、发展历史;

研究海洋生物学的意义

2

海洋-生命的摇篮

生命起源于海洋;

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的习性

3

海洋生物分类概述

分类学和分类系统

4

海洋微生物

海洋病毒、细菌和古菌

5

海洋真菌

海洋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物多样性

6

海洋原生生物

8

海洋原生生物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分类和生物多样性

7

海洋植物

4

海洋植物概述;海藻;海草

8

海洋无脊椎动物

10

无脊椎动物概述;多孔动物;两胚层动物(刺胞动物、栉板动物);冠轮动物(轮形动物、扁形动物、软体动物、星虫动物、帚形动物、鳃足动物、环节动物);蜕皮动物(曳鳃动物、、线虫动物、有爪动物、缓步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

9

海洋脊索动物

6

脊椎动物概述;无颌类;鱼类;爬行类;海鸟;海兽

10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

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

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A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比例%

1.课下作业、课堂讨论及平时表现

20

2.平时测验

20

3.期末考试

60

总计

100

附:作业和平时表现评分标准

1)作业的评分标准

作业的评分标准

得分

1.严格按照作业要求并及时完成,基本概念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案正确、合理,能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

90-100

2.基本按照作业要求并及时完成,基本概念基本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案基本正确、基本合理。

70-80

3.不能按照作业要求,未及时完成,基本概念不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案基本不正确、基本不合理。

40-60

4.不能按照作业要求,未及时完成,基本概念不清晰,不能制定正确和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案。

0-30

2课堂讨论及平时表现评分标准

课堂讨论、平常表现评分标准

得分

1.资料的查阅、知识熟练运用,积极参与讨论、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90-100

2.基本做到资料的查阅、知识的运用,能参与讨论、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与其他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70-80

3.做到一些资料的查阅和知识的运用,参与讨论一般、不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态度一般。

40-60

4.不能做到资料的查阅和知识的运用,不积极参与讨论,不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0-30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