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学

发布者:祁华发布时间:2018-04-17浏览次数:1229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

课程名称

环境管理学/   Environment management

课程代码

074503101241

课程属性

学科基础

课时/学分

48/3

课程性质

必修

实践学时

责任教师

刘汝海,王敏

课外学时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环境管理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同时还是一个管理问题,本课程以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与管理学的理论为基础,通过环境管理的理论思想、战略、政策、制度到具体的区域管理,在环境规划中落实这些思想和理论,以应用到环境管理的实践工作,改善环境质量。在环境环境规划中主要包括环境规划的内容、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等。

2.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介绍环境管理在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作用,从环境管理的角度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认识环境管理的对象,学习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从环境管理规划的理论思想、环境战略、环境政策的制定,再到具体的区域管理、环境规划、企业环境管理,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应用、从宏观到微观,结合国家新的政策、法律、案例进行系统学习。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环境评价;并行课程:环境经济学;后置课程:无。本课程与这几门课程等构成了课程群,内容和要求各有侧重、联系密切。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环境管理与规划的内容、手段、基本理论等知识,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1在学习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环境和资源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基础上,理解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2)掌握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以及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并应用到区域环境管理规划、工业企业环境管理、自然保护区环境管理规划等具体的管理实践规划实践中;(3)对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管理有一定的了解;(4)掌握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等规划方法。(5)学习严格执法进行环境管理的态度,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共生、共赢,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学习要求

要求选课学生经过环境科学基础教学课程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课前复习环境与人文、环境评价、环境地学中的相关基础知识。每节课前预习指定书目的章节内容。授课过程中,分小组围绕教师给定问题进行讨论,接受教师提问。参与随堂测验。答疑时间内与教师积极互动。独立完成并按时提交作业。

四、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朱庚申,环境管理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郭怀成,环境规划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2.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

1刘常海、张明顺等编著,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2杨贤智等,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

3叶文虎编著,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张宝莉,徐玉新,环境管理与规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5叶文虎编著,可持续发展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吴忠标、陈劲编著,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7国家环保局编,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8国家环保局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9祝兴祥主编,ISO14000国家培训教程,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10)沃克特编著,生态系统:平衡与管理的科学,科学出版社,2001

11)尚金城,城市环境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12)郭怀成环境规划方法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3)马晓明环境规划理论与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4)王金南国家十二五环境规划技术指南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3.6

15)环境保护部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要求(试行) 2012

16)汤铭潭 城镇生态环境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8

17)王金南中国环境规划与政策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5.5

18http://www.unep.org/chinese/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五、进度计划  

序号

专题

主题

计划

课时

主要内容概述

1

环境管理学概述

一、环境管理学产生的背景

二、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境管理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学科地位

四、环境管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2

了解环境管理学产生的背景,认识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演变过程,掌握环境管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环境管理学的特点。

2

环境管理的基本问题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

二、环境管理概念、内涵、性质与特点

三、环境管理的类型与模式

四、环境管理的手段和职能

4

理解环境与环境问题的内涵,掌握环境管理的概念、内涵、性质、特点,认识环境管理的基本类型与模式;理解环境管理的手段和职能

3

环境管理的思想理论与原则

一、一般管理思想产生与发展

二、环境管理思想

三、环境管理的理论

四、环境管理的原则

2

了解一般管理的思想和环境管理思想,掌握环境管理的原则,理解系统论、控制论和行为科学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4

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与保证

一、环境管理与规划方法

二、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三、环境审计

4

学习环境管理方法,掌握几种常用的环境管理方法,如:回归预测方法、多目标决策、多阶段决策、风险决策等;了解战略环境评价方法.

了解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认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环境政策;

了解环境审计及审计程序,认识其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5

环境战略

一、环境战略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可持续的环境战略

1

掌握环境战略的概念、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理解可持续的环境战略思想和内容。山东省造纸行业标准案例

6

环境保护方针、政策

一、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二、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三、中国环境保护的单项政策

四、环境保护对策

  

4

掌握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和基本政策,理解环境保护的行业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经济政策,了解能源政策。

理解我国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7

环境管理制度和标准

一、环境管理制度

二、环境标准

2

掌握我国环境管理的8项制度、环境标准的概念,了解环境标准制定原理和管理

8

区域环境管理

一、城市环境管理

二、农村环境管理

三、流域环境管理

2

根据城市、农村、流域等区域环境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应用所学环境管理知识进行区域环境管理

9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

一、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二、作为管理主体的工此企业的环境管理

三、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工业企业环境管理

四、特殊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4

认识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概念,掌握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内容和程序,了解特殊建设项目的管理要求

10

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管理

一、基本概念

二、海洋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1

掌握资源的概念、特点,认识海洋资源开发中的问题,了解其管理的方法

11

环境监督管理体制

一、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

二、美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

三、日本环境监督管理体制

四、全球环境管理

2

了解国内外环境管理的内容和特点,掌握全球环境问题的特点,理解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和我国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立场

12

环境规划概念及理论

一、环境规划的涵义与体系

二、环境规划的发展

三、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

3

理解环境规划的涵义、功能、掌握环境规划类型与体系。

理解:环境规划的原则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理解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及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13

环境规划的内容

一、环境规划的组成内容与编制过程

二、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三、环境功能区划

四、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和决策

五、环境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5

掌握环境规划的内容与编制程序;

掌握环境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的建立、环境功能区划的划分;环境规划中评价与预测的内容;理解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

理解规划实施的基本措施与管理。

14

水环境规划

一、水环境规划的内容与步骤

二、水环境规划基础

三、水环境规划的技术措施

四、水环境规划实例

4

掌握水环境规划的内容与步骤;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与水污染控制单元;水环境规划的技术措施。

理解水环境容量、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

  

15

大气环境规划

一、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二、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三、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防治措施

四、规划实例

4

掌握: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防治措施。

  

16

生态城市规划

  

一、生态城市规划概述

二、生态城市规划方法

三、生态城市建设途径和措施

四、规划实例

2

掌握:生态城市的内涵、目标和内容;生态城市规划方法。

理解生态城市建设途径和措施。

17

其他环境规划

一、固体废物管理规划

二、流域环境规划

2

了解固废管理规划、流域环境规划的编制

  

  

  

  

  

  

  

  

  

  

  

  

  

  

  

  

  

  

  

  

  

  

  

  

  

 

 

 

 

 

 

 

 

 

 

 

 

 

 

 

 

 

 

 

 

 

 

 

 

 

 

 

 

 

 

 

 

 

 

 

 

 

 

 

 

 

 

 

 

 

 

 

 

 

 

 

 

 

 

 

 

 

 

 

 

 

 

 

 

 

 

、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A.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

(二)统考方式A.A.统一B.提前

(三)成绩综合评分方法:(得分比例供参考)

综合评价项目

得分

1.课下作业、课堂讨论及平常表现(评分标准参考见填报说明

20

2.平时测验成绩

20

3.期末考试成绩

60

总计

100

附:作业和平时表现评分标准

1)作业的评分标准

作业的评分标准

得分

1.严格按照作业要求并及时完成,基本概念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案正确、合理,能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

90-100

2.基本按照作业要求并及时完成,基本概念基本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案基本正确、基本合理。

70-80

3.不能按照作业要求,未及时完成,基本概念不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案基本不正确、基本不合理。

40-60

4.不能按照作业要求,未及时完成,基本概念不清晰,不能制定正确和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案。

0-30

2课堂讨论及平时表现评分标准

课堂讨论、平常表现评分标准

得分

1.资料的查阅、知识熟练运用,积极参与讨论、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90-100

2.基本做到资料的查阅、知识的运用,能参与讨论、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与其他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70-80

3.做到一些资料的查阅和知识的运用,参与讨论一般、不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态度一般。

40-60

4.不能做到资料的查阅和知识的运用,不积极参与讨论,不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0-30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