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参加全国高校环境教学改革与创新交流会
并报告教学改革成果
2025年11月14日至16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5新时代高校环境教学改革与创新交流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以“重构与创新:人工智能与大学环境教育的双向赋能”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近200所高校的700余位环境学科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时代环境教育的发展路径。
在这场高水平教学改革与创新交流盛会上,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共有14位教师参与交流,其中4人做了专题报告,并有3篇论文入选大会文集,展现出学院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努力提升育人质量的良好态势。

四位教师做现场报告
崇本学院院长、环境科学系高会旺教授的“涉海高校环境类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探索”报告,从涉海高校特色出发,系统阐述了我校在海洋环境教育领域的独特定位与创新实践。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赵阳国教授的“陆海统筹背景下环境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报告,展示学校在陆海统筹理念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
环境工程系辛佳教授的“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土壤污染与修复》教材建设与课程创新实践”报告,从课程与教材建设层面展示了如何将国家战略需求融入具体教学实践。学院教学秘书曹慧秋老师的“复合型环境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报告,则以“环境科学+行政管理”双学位项目为例,分享学院跨学科复合型环境人才的培养经验。
会议期间,学院老师们积极参与各专题研讨,与全国同行开展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在“环境类专业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与课程教材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实践”等议题讨论中踊跃发言,分享经验,同时也向兄弟院校的创新实践成果中汲取灵感。
此次参会不仅展示了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成果,也为学院未来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通过与全国同行的充分交流,学院教师对环境教育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些收获将有力推动学院优化环境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构建更具特色和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

参会教师集体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