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发布者:祁华发布时间:2018-04-18浏览次数:478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Experiment of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课程代码

084113102255

课程属性

学科基础

课时/学分

32/1

课程性质

必修

实践学时

32

责任教师

高冬梅赵阳国

课外学时

0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微生物实验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为人们改造环境和保护环境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本课程以环境工程领域常用的微生物实验技术的教学为主要内容,并以具体的环境工程问题为依托,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学习和掌握环境工程领域常用的微生物实验技术,了解其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改造过程中的实践应用及其重要作用。课程内容的设置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分为基础实验部分和综合实验部分。基础实验部分以常用微生物实验技术的学习为重点,并注重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综合实验部分以具体环境工程问题为依托,进行微生物实验技术的实际应用训练。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并行课程:环境微生物学。

本课程在环境微生物实验技术教学的同时进行环境微生物理论知识的直观验证和感性理解,与环境微生物学理论课程的教学相辅相成。

二、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能够掌握环境工程领域常用的微生物实验技术,并能够在实践应用中初步分析、解释或解决具体环境工程问题。

三、学习要求

为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希望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课前认真完成实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过程,并主动学习教师布置的相关理论知识,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对实验相关内容有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2. 按时上课,认真听讲,并按照严格的操作规范完成实验过程,注意记录每个实验阶段的现象或结果,积极参与实验问题的分析、讨论或辩论。

3. 课后主动进行实验反思和深度思考,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另外,为拓展环境微生物实验相关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建议同学课下阅读教师布置的相关内容资料。

  

四、教学内容

内容顺序

专题

计划课时

主要内容概述

1.实验一

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

4

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及试管斜面和平板培养基的制备

2.实验二

环境样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4

梯度稀释、平板涂布技术、平板菌落计数的方法及原理

3.实验三

微生物的纯种分离和斜面接种技术

4

平板划线分离、单试管接种、双试管接种

4.实验四

细菌的染色及形态观察

4

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操作技术

5.实验五

显微镜测微技术及微生物的直接计数

4

显微镜测微技术、微生物的血球计数板计数法

6.实验六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4

细菌的生长规律、生长特点及生长曲线测定的方法和原理

7.实验七

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枯草芽孢杆菌

4

微生物细胞固定化方法、原理及包埋固定化技术

8.实验八

水体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4

大肠菌群测定的意义、方法及原理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 高冬梅, 洪波, 李锋民. 环境微生物实验.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9

2. 肖琳,杨柳燕,尹大强,张敏跃. 环境微生物实验技术.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3. 沈萍,陈向东. 微生物学实验. 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07

4 钱存柔,黄仪秀. 微生物学实验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 周德庆. 微生物学实验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马放,任南琪,杨基先.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实验.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D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比例%

1. 实验操作

30

2.问题分析

30

3. 结果报告

20

4.期末考查

20

总计

100

  

附:评分标准

1)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得分

1.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熟练完成整个实验内容,并能正确应对实验过程中的异常问题。

90-100

2.实验操作基本规范,基本能够独立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并能基本正确地应对各种异常问题。

80-90

3.实验操作不够规范和熟练,在同伴的协助下能够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并应对异常问题。

70-80

4.实验操作基本不规范,但学习态度端正,努力积极地加强练习,有希望能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并能发现实验过程中的异常问题。

60-70

5. 实验操作基本不规范,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主动加强练习,不能独立完成实验。

60分以下

2)问题分析评分标准

问题分析评分标准

得分

1.能够利用实验原理及相关理论知识,合理分析实验问题出现的原因,或正确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关议题。

90-100

2.能够基本了解实验原理及相关理论知识,对于实验问题能够给出一些可能的原因,或能够基本阐明教师提出的相关议题。

80-90

3. 能够基本了解实验原理及相关理论知识,但对实验问题的分析和解释不妥当,或不能完全正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关议题。

70-80

4.对实验原理及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不能利用这些知识分析实验问题,也不能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关议题。

60-70

5. 对实验原理及相关理论知识基本没有理解,完全不能解决实验问题及教师提出的相关议题。

60分以下

  

3)结果报告评分标准

结果报告评分标准

得分

1.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清楚、系统地表述整个实验过程,并正确、合理地报告实验结果或实验现象。

90-100

2. 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基本清楚、系统地表述整个实验过程,并能够基本正确、合理地报告实验结果或实验现象。

80-90

3.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整个实验过程的表述不够清楚和系统,实验结果或实验现象的报告基本正确、合理。

70-80

4.不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述实验过程,实验结果或实验现象的报告不完全正确。

60-70

5. 抄袭实验报告,抄袭者和被抄袭者一律记0分。

0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